脊椎系列

被忽略的尾椎

我們要開始來談脊椎骨的系列,會討論的脊椎的力學特性以及構造原理。今天我們要來聊尾椎,這個常被忽略但其實很重要的小骨頭。

投影片3

整個脊椎往上串連頭,往下串聯骨盆,可以分成五個部分:尾椎、薦椎、腰椎、胸椎、頸椎。頸椎7節、胸椎12節、腰椎5節、薦椎1個、尾椎1個,總共26個椎體、24個關節。

投影片4

尾椎連在薦椎的下面的一小塊骨頭,其實也不能說一塊,它的外觀是由3~5塊的骨頭融成一塊,看起來是一節一節的。大部分是4塊,也有3塊或5塊的,因人而異。尾椎跟其他的脊椎有一個很大的不同,尾椎與上方的薦椎,透過韌帶相連
但是尾椎跟薦椎並沒有關節的構造。關節的定義是兩個骨頭相連,骨頭之間要有軟組織。比如說透明軟骨,或纖維軟骨,因為關節的目的與功能是要產生運動,所以中間要有軟骨來隔開減少摩擦力,才不會造成骨頭跟骨頭之間摩擦力大而磨損。

投影片5

很明顯脊椎上每個椎節,都隔著椎間盤,椎間盤是軟骨,所以椎節之間都是關節。但是有一個特例,就是第一頸椎跟第二頸椎之間沒有軟骨,但它是關節。他們也只用韌帶相連,利用特殊的結構來彌補沒有椎間盤,這之後的系列會談到。所以尾椎跟薦椎之間沒有關節,意思就是他們之間並不打算有動作產生。所以尾椎存在到底要做什麼?這是個有趣的議題了。過去普遍接受的說法是:尾椎是猿猴進化成人類。人類因為直立起來用不到尾巴,所以就退化成尾椎,才一直認為尾椎沒有用處。

投影片6

只是這個說法存在許多爭議,因為人類的尾椎是內收,但是猴子的尾巴是外凸出去的。如果說退化應該就只是縮短吧?還會維持外凸才對,沒事內收起來做什麼呢?這派人呢非常質疑人類是猿猴進化的說法,不過現在卻發現尾椎在人體結構上至少有兩個用途。

投影片7

第一個是當我們坐在椅子上時或地上時,尾椎會協助我們的兩個坐骨支撐人體,形成三角椅的結構。不過只是協助坐姿平衡,所以大部分的重量還是坐骨在撐。假設你坐在兩隻腳的椅子上,其實是還可以坐的,只是要控制好平衡,不然你會翻去。所以第三隻腳出現,就不用辛苦的維持平衡了,這就是尾椎在坐姿時協助支撐身體重量的的概念。

投影片8

尾椎的第二個用途,就是協助支撐腹腔裡面的臟器。我們的臟器放在骨盆腔裡面
而它的地板是骨盆底肌,骨盆底肌幫我們向上把臟器托住。

跟尾骨有關的兩組骨盆底肌的肌肉有:
1.尾骨肌
2.提肛肌

提肛肌又分成:髂尾肌、恥尾肌

尾骨肌幫助尾骨固定在屬於它的位置,髂尾肌把直腸固定,恥尾肌跟性器官的收縮相關。總之尾骨的重要性從這些肌肉就表現出來了!尾椎最常發生受傷的情境大家一定很熟悉,就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。我小時候就有下雨天樓梯滑倒撞到尾椎,當下痛到不行。尾椎受傷的話就有可能影響到 腸道、大小便功能、性功能。所以萬一撞到,絕對不可以小看啊!

尾椎受傷除了影響到相關的器官,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力學平衡。甚至有足球運動員腳跟痛,後來發現是尾椎惹的禍。而連接在尾椎的恥尾肌,也是肌筋膜經線深前線會經過的地方,所以恥尾肌與軀幹的穩定脫不了關係。我們之後會再出解剖列車的系列文章,好好跟大家分享肌筋膜經線。

在我們力量整合技巧的課程的中軸穩定、中軸啟動與下肢動作,都跟尾椎有很大的關係,如何控制尾椎來達到骨盆穩定,以及順利的把力量從中軸傳遞到下肢
我們在研習會都會清楚的教給大家。

分享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