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需要力量訓練
在面對危險情況,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,如肌耐力、爆發力、心肺能力,必定能讓防衛成功的勝率提高。我們不知道戰鬥何時結束,所以肌耐力、心肺能力越好,我們就能堅持越久。如果發現可以反擊的機會,爆發力越強,越能重創敵人,讓他無法再傷害我們。
另一方面,為了節省能量,保存體力。在俄羅斯武術K系統強調『省力』、『無侵略性』,能擁有良好的協調性與動作控制,就能將省力與無侵略性發揮的越好。
所以KMOS透過力量整合技巧,讓大家提升協調性,讓動作更流暢。帶領大家覺察身體力量的路徑,分辨力量的輸出順暢與否。並且將力量整合技巧,應用在力量訓練上。
課程規劃
在反制武器防衛的常態課程中,每堂課的前20~30分鐘會進行力量訓練。在課程中就會結合力量整合技巧,透過每周的常態課逐漸的提高身體能力與協調控制。力量整合技巧有三個學習階段,完整的框架會以工作坊的形式另行開課。
俄式力量訓練的特點
我們採用Pavel 俄羅斯教官的訓練方式,其特點維動作精簡與高張力。用全身高張力來執行行訓練動作,高張力正是武術與防衛需要的身體質地,可以幫助身體快速啟動動作,敏捷的剎車進行動作轉換。而高張力的需要力量整合技巧為基礎,才能有效率的執行。
Pavel擅長挑選精簡的動作來強化身體訓練,在反制武器防衛課程中,我們執行槓鈴硬舉、壺玲擺盪、土耳其起立3個動作,來強化中軸穩定、力量傳遞、動作轉換,藉由課表的設計與負重的增加,將心肺、肌力、爆發力、肌耐力逐步提升。
力量整合技巧三階段
什麼是力量整合技巧
力量整合技巧幫助人們運動協調『公式化』,讓人們可以按著步驟達到最佳協調,而不用過度依賴天賦與練習次數。協調必須滿足兩個條件:1.『動作中』力量可以從身體中心最有效率的傳遞到四肢,整體的張力是平衡的。2.『動作間』的啟動與剎車的轉換,可以收發自如,在動中感受到力量使用最佳化的暢快,並展現出流暢的動作。
力量整合技巧分成外顯性與內隱性,外顯性有6大元素,延伸、次序、軸心、內合、流動、呼吸。而內隱性則是順著肌筋膜的路徑,啟動關鍵控制點,讓力量無阻力的流動。
第一階-中軸穩定
我們以肌筋膜的角度來控制人體的動作,中軸穩定是所有動作的基礎,他掌握了穩定,我們調動肌筋膜的『深前線』來讓身體中心的各區塊穩定相接。而需要穩定相接的部分有:頭與頸、胸與腹、腰與骨盆、骨盆與大腿。
本階段會教
- 深前線的控制
- 最佳呼吸模式
- 以不同動作來訓練中軸穩定
- 中軸啟動導入行走
第二階-中軸啟動與力量傳遞
協調的動作須遵循一個公式:軀幹帶動四肢。一個動作會經歷啟動、行進、完成、剎車,而力量會從中軸透過肌筋膜經線傳遞到身體的遠端。如何控制力量會經過的肌筋膜線,則是本課程的目的。而肌筋膜經線有:淺背線、淺前線、側線、螺旋線、功能線、手臂線。每個動作所有的筋膜線都會參與,但不同動作主要的筋膜線不同。控制好主要的筋膜線與深前線,其他的筋膜線就可以自然的協同配合。
本階段會教
- wave運動
- 力量的上下傳遞
- 上肢與下肢的閉鎖鍊、開放鍊的控制
- 旋轉的力量與上下肢的配合
第三階-動作序列轉換
所有的運動都是由一連串的動作所組成,動作與動作的銜接在於方向的轉換。轉換之間就是剎車與啟動的銜接,而這些需要許多不同的動作序列來體驗。所以我們以三種序列來讓人們理解並掌握轉換的技巧。分別是軀幹的轉換、低姿態的動作序列、站姿的動作序列。
本階段會教
- 低伏式動作序列
- 爬行式動作序列
- 站姿動作序列